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

日月潭觀光旅遊網

定位點

信義-聽見布農之聲

布農八部合音

名稱: 信義-聽見布農之聲

發行機關: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

訊息內容:




 
呼喚布農 

  • 認識布農文化
高山子民騁山野
布農族為典型高山族群,自古散居於中央山脈兩側高山。父系氏族社會的布農族,分為卡社、巒社、丹社、郡社與卓社5 大社群,日前納入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範圍的信義鄉潭南、地利、雙龍三村,以卡社、巒社居多,地利村則加入丹社、卓社後代。
世居高海拔山區的布農族,對自然界與超自然的關係密不可分。許多傳說中,族人都將動、植物擬人化,傳統宗教祭儀也依小米生長週期而舉行,如開墾祭、播種祭、除草祭、收穫祭、進倉祭⋯等。特殊的「版曆」( 畫曆 ) 以象徵圖例取代文字,是依歲時從事狩獵、農務的生活智慧。
信義-聽見布農之聲八部合音響雲霄
「祈禱小米豐收歌」(pasibutbut) 又稱「八部合音」,是小米播種祭後,祈求天神庇祐農作豐收所唱的歌謠。布農族相信,歌聲越和諧優美,越能感動敬畏的天神,小米也會因而豐收。演唱八部合音必須是身心靈健全的男人,這首無歌詞的頌歌,透過由低而高漸進的自然聲調,來產生直達天聽的巨大共鳴。西元1943 年,日本人黑澤龍朝在田野調查中,聽到如此繁複而動人的合聲,便錄音寄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,於是八部合音中泛音的半音階唱法,便引起了民族音樂學界矚目,更因此列入世界人類文化遺產。八部合音
  • 原民手工技藝
布農族的衣料取用自然材料,將苧麻剝皮、抽絲、染色後再行紡織。傳統織布的「地機」( 水平背帶織布機),以身體繫住腰帶、雙腳撐直織布機,產生張力來織布,圖騰以菱形紋最常見。地利村「達瑪巒原住民重生協會」積極輔導婦女學習傳統織布,更發展出紋路變化多樣的 12 杆高超技術,遊客也能體驗簡易織布技巧。
濁水溪岸的地利、雙龍部落,可常在溪畔撿拾各式溪石,地利還曾發現含銅的「龍紋石」,黝黑頁岩中包藏閃亮的金銅,十分耀眼。地利的「法力安工作坊」提供石頭彩繪,讓遊客以畫筆DIY 專屬飾品。
龍紋石
雙龍的「迪克斯布農工坊」,由部落耆老米萬吉老師經營,舉凡木雕、石雕、小型石板屋模型和籐編背簍,都是傳承布農傳統生活的展現。
木雕編織
  • 高山生態旅遊
潭南螢火蟲生態區
由日月潭伊達邵部落沿投63 前進,來到卡社群為主的潭南部落。這裡的觀光亮點,是每年4、5 月的「螢火蟲季」,由於附近野溪無污染,加上墾植範圍小、農作不灑農藥,因此生態環境良好。螢火蟲季時,沿著投63 兩側能看到成群螢光飛舞,種類以黑翅螢最多,潭南天主堂一帶,也是極佳賞螢點。
螢火蟲高山生活體驗
布農原鄉本在更高 更深的山中,後來才降 遷至目前居住地。登山 健行的生態之旅,是深 入體驗布農生活的最佳 方式。地利、雙龍皆提 供完整豐富的生態旅遊 行程,包括部落巡禮、 濁水溪沿線導覽( 貓頭 鷹山、土虱灣)、雙龍 瀑布、漂舟溯溪、營火 晚會風味餐⋯等。若想 往更高山的巴庫拉斯老 部落、七彩湖邁進,部 落也有高山嚮導可負責 引領。
早年生活雕像
  • 農特產食在讚
潭南、地利、雙龍都位於河谷較平坦的台地及階地,四周環繞 1,000~3,000 公尺的險峻高山,因此耕地不多,傳統布農族便以採集、狩獵及旱作為主。這裡的農產以高山蔬菜為主,龍鬚菜幾乎每餐必備,無農藥的有機蔬菜,最能嚐出食 材甘甜。只要留宿民宿或山莊,就能享用道地風 味餐,烤大豬、石板山豬肉、放山雞、樹豆湯、山胡椒蒸溪魚、段木香菇⋯等,酒足飯飽後還能動動身子 DIY 搗小米麻糬、啜飲小米酒, 體驗布農族人的飲食生活。
部落美食段木香菇信義-聽見布農之聲



 
部落尋訪 

  • 民和客家農庄
從台16 進入信義鄉前,會經過水里鄉一個純樸的客家庄─民和 村。舊名「拔社埔」的 民和村, 最早族群為竹苗移居的客家人,因位於原、漢交界且長滿芭樂, 才會由客家話「拔仔」演變成「拔社埔」地名。
濁水溪畔的民和村曾出產濁水米,是水里鄉重要米倉, 後來則改種檳榔與蕨類「過貓」,現今村內仍以農業為主, 過貓產量更占市場6 成以上。近年推行農村再生,民和村內全台第一個「桂花產銷班」所產製的桂花釀、桂花醋, 也逐漸推廣行銷。檳榔樹下遮蔭佳,有農民就以富含礦物 質的溪水種植咖啡樹,推出「濁岸咖啡」品牌。坐在民和 國中的「濁岸咖啡教室」,品嚐咖啡社學員沖泡的香濃咖 啡,享受農村悠閒的時光。
咖啡過貓鄉土文物館
  • 拜訪潭南部落
潭南部落位於日月潭南側,舊名「瓦拉米」,指的是當地的一種蕨類。這裡的居民原為邵族,布農族卡社群後遷居於 此,由於地理位置較封閉,因此自然生態維持良好。
潭南國小將布農家屋概念融入設計,「知識的小米倉」─ 圖書館,便是位於家屋中央小米倉的位置,開放式空間與巧妙設計,更曾榮獲遠東建築獎。校內的「布農文化資源教室」陳 列歷史圖片與布農族器物,開放遊客入內參觀。
在部落街道漫步,兩旁充滿故事性的壁畫,除了布農文化外,天主教、基督教也是信仰中心,黑、紅、白相間菱格框內, 布農傳統生活情景與耶穌降生壁畫交錯呈現。天主堂前佇立著 巨大耶穌像,張開雙臂眷顧著這處山中幽境。
潭南部落潭南教會
  • 舞動地利部落
地利部落舊名「達瑪 巒」,布農語指「公雞」, 傳說百年前此處蚊蟲肆虐, 有隻英勇公雞啄食瘧蟲後, 瘟疫便消失,因此地利的入口意象,如今仍豎立著公雞雕像。
聚居4大社群的地利是個文藝氣息十足的部落,「達瑪巒文化藝術團」集合老、中、青族人,以自然、傳統的方式表現布農文化,表演內容以歌謠呈現祭儀與生活情景,還能聽到弓琴、口簧琴、木杵等傳統樂器合奏,現場聆聽享譽國際的「八部合音」。
部落內的「達瑪巒原住民重生協會」,規劃有布農部落文化探索行程,包括部落巡禮、台16 沿線地景介紹、溯溪漂舟尋寶、傳統母語教唱、巴庫拉斯老部落探索、傳統生活體驗等, 過足一天當布農人的癮。
地利國小達瑪巒旅服中心
  • 深入山澗雙龍
雙龍部落舊名「伊曦岸」,布農語形容此處寂靜、多石頭,跨越雙龍橋而上,就會到達部落。雙龍的高山生態 旅遊已具規模,遊客可透過「雙龍社區發展協會」或「迪巴恩觀光文化原生協會」,預約完整的導覽行程。
看部落壁畫聆聽百步蛇傳說、在部落工坊邊享用布農風味餐,邊欣賞身心障礙者組成的「快樂樂團」表演,或是感受「八部合音」的合諧共鳴。在天籟和鳴的月光下睡醒後,帶著元氣出發尋訪「雙龍瀑布」,1.5 公里的路程約需1 小時,就能看到水勢磅礡的瀑布,以及僅供水管、不供行人通過的窄長吊橋,高聳懸吊於溪谷兩岸。
雙龍瀑布雙龍部落的後山茶園隱藏著祕境,在萬里無雲的天晴時刻, 可以從這裡眺望日月潭潭景,甚至連標高1,000 公尺的慈恩塔塔頂都清晰可見。
特色民宿傳統石板屋原民工藝

 
 
上山過節

  • 布農族射耳祭
傳統布農族祭儀與狩獵、農作息息相關,「射耳祭( 打耳祭)」代表著布農族的生活習俗與文化, 是一年中最盛大的祭典, 也有團結精神的教育意義。隨著生活型態改變, 如今成為傳承布農文化的代表祭典。
射耳祭布農祭典射耳儀式只限男性參與,祭典開始時,由家族中善獵者或年長者抱著男孩,近距離以弓箭射鹿耳,以每射必中為原則,以庇祐男孩平安勇敢,接著部落男子便輪流射耳。儀式最後的頌功酒宴,全族人員齊聲歡唱、舞蹈,分享報戰功的喜悅。
布農八部合音動物骨骸
  • 歡度白色聖誕
二戰後西方宗教傳入部落,每年12 月的聖誕節慶祝活 動,潭南、地利、雙龍村民會將部落妝點出濃厚的過節氣 氛,聖誕夜當天除了肅穆的宗教儀式外,凌晨時分人手一 支火把繞行部落,歡樂達到最高潮。營火綿延數公里長, 雖在凜冽的深冬高山中,卻令人感覺格外感動溫暖。
地利禮拜堂聖誕活動

相關連結:

附件檔案

相關照片

Top 再發現。動感日月潭!